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谜题解答 > 历史解密历史解密
隋朝起义军李密和翟让的矛盾为何无法调和呢?,姜维功
admin2022-07-02 07:46:23历史解密0人已围观
简介应该说,两派的方法虽然不同,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,那就是灭掉李密。问题在于,现在“鸽派”是占上风的,因为他们的意见得到了杨侗的同意。但是,李密进入东都洛阳后,“鸽派”真的有能力
应该说,两派的方法虽然不同,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,那就是灭掉李密。问题在于,现在“鸽派”是占上风的,因为他们的意见得到了杨侗的同意。但是,李密进入东都洛阳后,“鸽派”真的有能力扳倒李密吗?或者说他们是否真的想扳倒李密吗?这个问题,一直困扰着以王世充为首的“鹰派”。
大业十三年(617年),翟让和李密的瓦岗军已经很壮大,往西拿下了洛口仓(河南巩义河洛镇一带),翟让主动让贤,李密当上了瓦岗军的老大。瓦岗军进逼洛阳,官军抵挡不住,隋炀帝派王世充火速驰援,担任各路援军总司令。九月,王世充和李密的宿命之战开打。
当然,李密也不会忘记翟让,封他为上柱国,司徒,东郡公。东郡公府也设置长史以下的官属,不过,人员显然要比元帅府少一半。
人事变更如下:
单雄信:左武候大将军
李绩:右武候大将军
房彦藻:元帅左长史
邴元真:元帅右长史
杨德方:左司马
郑德韬:右司马
内忧外患有一个,就足以致王世充于险境,何况还一个都没少。如果他的对手是窦建德这样的一般人,那王世充应该也不会倒得很快。但是李世民是古代用兵的第一人(毛爷爷说的),所以王世充根本就无力反抗(相对来说)。在窦建德傻乎乎的在虎牢关,化为李世民的经验值后,王世充果断的选择了投降。李渊因为李世民的承诺在先,所以赦免了他的死罪,不过他最终还是被独孤修德给超度了(独孤和他有杀父之仇)。
祖君彦:记室
其他建功的也都全部进封加赏。
可是,祸根却由此埋下了。此后的瓦岗寨内部逐渐演变成两个派别--翟派和李派。
但是,“鹰派”这边就不同了,他们和李密大小六十余战,双方杀得天昏地暗,谁都想把对方打倒在地,然后再踏上一万只脚,可谓是“仇深似海”。李密真要是进了洛阳和“鸽派”勾结在一起,那么“鹰派”的人将死无葬身之地。所以为了保险起见,王世充决定发动军事政变,将洛阳的军政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上。
对于士兵来讲,最怕的是染上瘟疫,去打李密有可能死在战场上,但是现在不去打李密,肯定会染上瘟疫死掉,所以还不如豁出去,和李密干一场,即使死在战场,到时还算是个烈士,也比染上瘟疫窝囊地死在洛阳城里好。
这样,瓦岗寨上就有了两个领袖,两支不同的军队,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。时间一长,难免会发生矛盾。
翟派仗着自己先上山的,很看不起蒲山公营将士;而蒲山公营将士多次想反击,但由于大哥李密治军十分严格,才不敢私自行动。
李密是有野心的,现在翟让成了他前进的绊脚石,开始谋划杀翟让了。
其次,无论从家庭出身还是谋略还是人气上,李密已远超翟让。支持两方的人不可能和平共处。
最后,翟让后期不思上进及一些其他行为也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。
很赞哦! ()
随机图文
关羽和张飞哪个更厉害,真实的关羽:关羽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色忘义之徒?
关羽究竟是否好色之徒?对于关于关羽好女色的说法,一开始大概是来自于尹韵公先生的《正史中的关羽与演义里的关公》,尹先生写文章一向是“不鸣则已,一呜惊人”,之前他就曾论证过“曹操身上最可贵的品质:曹操善于自我批评,恪守职位
所以他鼓励曹操说:“绍有十败,公有十胜,绍兵虽盛,不足惧也:绍繁礼多仪,公体任自然,此道胜也;绍以逆动,公以顺率,此义胜也; 桓、灵以来,政失于宽,绍以宽济,公以猛纠,此治胜也;绍外宽内忌,所任四川省的历史,成都是四川的什么
时间继续往后发展,来到宋朝。宋朝的行政区划名称,由唐代的“道”、变成了“路”,那么不管是“道”还是“路”,意思其实都是一样,同样都是古代的一种最高行政区划单位,我们也可以理完全家族,历史上知名的门阀大族:盘点古代十大门阀世族
门阀,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,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,又称门第、衣冠、世族、士族、势族、世家、巨室等。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,其实际影响造成
留言与评论 (共有 条评论) |
本栏推荐
